|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校友之窗 | 奋斗的英文人:以教为桥,育见未来——董淑娥在国际教育中点亮学子梦想

  • 时间:2025-09-05
  • 来源:
  • 作者: 陈  甜

喜迎7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七十载风云兼程,七十载春华秋实。全体浙外英文人秉持“明德弘毅,博雅通达”校训精神,砥砺奋斗,弦歌不辍,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在浙江外国语学院即将迎来办学70周年之际,英文学院特此推出“奋斗的英文人”校友荣誉系列,旨在表彰那些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校友,以他们的荣誉为镜,激励在校学子勇攀高峰,追求卓越。

一、创业初心:

托举他人,成就自我

“创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董淑娥的创业之路,源于一份深沉的责任感。她坦言,创业最初的动力,是希望团队成员能实现买房买车、财富自由的梦想,也让自己的子女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一个家族的成功需要三代人的努力,我们这一代更要努力托举下一代。”

更深层的,是她希望通过教育帮助更多学子提升终身竞争力,为国家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国际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更能助力中华学子走向世界,回归祖国。这是我作为教育从业者的使命。”

二、学海回眸:

奖学金与实习并重,锻造综合实力

回顾大学时光,董淑娥坦言:“每一天都没有虚度。”她连续多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更是省级优秀毕业生。优异的成绩为她赢得了进入名企的“入场券”——2007年便获阿里巴巴销售经理岗位offer。

除了学习,她更注重实践。她在小学、初中代课,在多个服装品牌做销售,甚至在一个月内就成为团队销冠。“实习不是为了简历,而是为了真本事。”她强调,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有能力赚钱,实现经济独立。“我大学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毕业时还给父亲买了一辆车。”

三、企业家素养:

认知、销售与管理缺一不可

作为掌管百家公司的企业家,董淑娥道出了创业的酸甜苦辣:“创业者首先要有高维度的认知,这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其次必须是个好销售——创始人就是公司的第一个销售员。还要会搭建团队、统一思想、获取流量和管理企业。”

她特别提到两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能力:持续学习很重要,但更要学会孤独。创业路上,很多问题只能自己扛。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是每个创业者都要修炼的内功。

四、创业寄语:

英语+实习+情商,缺一不可

面对有志创业或进入国际教育行业的学弟学妹,董淑娥给出三点建议:

1. 好好学习,拿奖学金——GPA是硬实力,是进入名企的敲门砖;

2. 多段实习,练真本事——至少两段实习,锻炼销售、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好英语,提升情商——英语是必杀技,情商决定职场存活率。

她特别强调:“不要只会读书,要走出去、说出来、干出成绩。”她当年能做销冠,就是因为敢闯敢干。现在的大学生更要主动出击,在实践中成长。

五、人才展望:

AI时代,更需“人”的温度

面对AI技术对语言类岗位的冲击,董淑娥保持乐观:“AI再强,也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交流与情感链接。”她鼓励英语专业学生不仅要学精语言,更要拓展销售、拓客、持续学习等综合能力,打造“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她对母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建议:加强实习强制性,推动跨学科课程(如市场营销、视频剪辑、领导力培训等),帮助学生提前适应社会需求。

六、回响:

心灯不灭,照亮未来

十六年光阴荏苒,董淑娥从青涩的浙外学子成长为百家公司掌门人。她的故事,就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无数学子前行的路。

最后,她为母校送上真挚的祝福:“我在校时还叫浙江教育学院,后来更名为浙江外国语学院。真心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升级为浙江外国语大学。祝愿英文学院聚天下英才而育之,引领更多学子走向成功。愿母校桃李满天下,明天更美好!”

/ 校友名片 /

董淑娥

浙江外国语学院2007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省级优秀毕业生。现任浙江领路者国际教育集团、优程途留学董事长,旗下拥有语言培训、留学服务、移民规划等全产业链教育平台,分公司遍布全国及美国洛杉矶。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

电  话:0571-87799024

邮  编 :310023

学院信箱:ywbgs@zisu.edu.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