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群工作

党建园地

党建思政 | 探寻国药传承 解码商圣智慧——“江南本草·国际传灯”浙江外国语学院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实践团纪实

  • 时间:2025-08-03
  • 来源:“江南本草·国际传灯”浙江外国语学院 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
  • 作者:

近日,“江南本草·国际传灯”浙江外国语学院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实践团走进杭州河坊街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沉浸式探寻中医药文化传承,解码商圣胡雪岩的济世智慧,在百年国药馆中触摸历史脉络,感悟文化力量。

实践团于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留影

百年国药馆: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踏入青砖黛瓦的胡庆余堂,团队成员的目光瞬间被高悬的“戒欺”匾额吸引。这是创始人胡雪岩亲笔所书,其“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的训诫,不仅道出了药堂的立身之本,也为团队此行锚定了“求真”的观察视角。

展馆内-胡庆余堂经营的诚信精神介绍

调研纪实:从药材到精神的解码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队员们逐层探索这座“中医药活化石”:明代碾药槽、清代药材标本、泛黄的《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千年药脉徐徐铺展。当听到“胡庆余堂丸散膏丹”的严苛炮制标准——蜂蜜炼至“滴水成珠”,阿胶浸泡三昼夜,药材采摘遵循“春采花、夏采叶、秋采实、冬采根”时,“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匠人精神深深触动着每个人。

药物展厅中动物中药的介绍

博物馆内中医药药物学的发展概况

药物展厅里,动物中药的介绍让成员们拓宽了对中药取材的认知;中医药药物学发展概况展陈前,从汉代《神农本草经》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脉络,清晰展现着本草学的辉煌历程。在国药馆体验区,成员们化身“小药工”,尝试区分三七与莪术、陈皮与青皮;古方展示区中,“安宫牛黄丸”的急救妙用、“避瘟丹”的配伍智慧,以及胡雪岩“药业关系性命,万不可欺”的济世情怀与商业版图的联结,都让调研愈发深入。

中医名家展厅关于中药中医的名家情况

古代中药学的发展

学思践悟:传承技艺,更传精神

实践结束后,队员们围坐分享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中医药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决心。

“手工炮制的复杂工序,让我震撼于中医药‘慢工出细活’的魅力。每一味药、每一道工序,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用现代科学去解读和传承。”23英师1班许愿说。

“胡庆余堂的‘戒欺’与‘修合’,是商业准则,更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缩影。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药材药方,更是代代相传的匠心与仁心。”23英师3班的应雨航在深有感触。

从百年药馆的历史沉淀到匠人的精神传承,实践团成员们在触摸中医药文化脉络的过程中,不仅读懂了“戒欺”背后的诚信坚守,更明晰了青年一代在传承中创新、让国药文化焕发新活力的责任。

“江南本草·国际传灯”浙江外国语学院

赴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实践团

指导老师:冯   扬

团队成员:

23英师3班 应雨航

23英师1班 刘   映

23英师1班 许   愿

23英师1班 邹碧科

23英师3班 郭淑萍

23英师3班 何晓洋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

电  话:0571-87799024

邮  编 :310023

学院信箱:ywbgs@zisu.edu.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