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动态

语言学学科系列讲座:卢植|认知翻译学前沿与学科范式

  • 时间:2024-04-30
  • 来源:
  • 作者:王晓露

4月26日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卢植教授做客浙外博达论坛第878期暨英文同文讲坛第55讲,以“认知翻译学前沿与学科范式”为主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语言学科团队承办,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外话语语用研究院院长、英文学院谢朝群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卢植引用《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题为《翻译的力量》的文章作引子,指出在全球联系更紧密的今天,人与人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翻译的力量日益显现。随后,卢植从认知、语言、翻译入手,论述了认知的定义、功能和涉及的学科,指出翻译是一种信息转换与沟通行为。“翻”是对文本语言的转换,“译”是对单向陈述语言的转换。“翻”是指对两种语言进行句对句的转换,即把A语言转换为B语言。“译”是指单向陈述语言的转换,即说者只说不问,听者只听不答,中间为双语人,只为说者作语言转换。

在讲座的前半部分,卢植介绍了认知翻译学的前沿动态、学科范式及其方法论。他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认知翻译学的代表性学者、主要著作和文章、重要学术会议等。他指出,认知翻译学属于认知科学和翻译学融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由Ricardo Muñoz Martin提出并初步论证其学科范式,阐述并列举了认知翻译学的相关学科问题与发展方向,明确了认知翻译学在翻译过程研究和译者研究两大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表示,认知翻译学参照和运用认知科学的概念或理念作为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实证研究对所拟构的研究进行确证或反证,即运用认知科学的实验方法考察译者对不同文本类型和各种文本语境进行翻译时的在线时间进程,观察翻译行为“背后”可观察的过程及其发生的“在线”或“实时”表现,主要方法有眼动实验法、有声思维法、fMRI等。在讲座的后半部分,卢植汇报了两项实验研究:一是英汉视译中后置结构认知加工的眼动研究,二是神经机器翻译文学文本译后编辑认知加工眼动实验研究。

讲座最后,卢教授与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师生对认知翻译学研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就认知翻译学与翻译教学、眼动数据收集中被试培训的有效做法、机辅口译对口译认知过程的影响、如何将认知翻译研究与中国话语建构结合等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

电  话:0571-87799024

邮  编 :310023

学院信箱:ywbgs@zisu.edu.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