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2026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选拔优秀作品推荐参加浙江省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挑战杯”赛事简介
“挑战杯”比赛,全称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这一赛事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国内高校及社会中均享有高度认可。以下是对“挑战杯”比赛的详细介绍:
挑战杯包括两类竞赛,这两类竞赛间隔进行(按年轮换)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
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创业计划类作品参赛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
内容: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
2026年将举办“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挑战杯”比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升自我的机会,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
“挑战杯”参赛方式
(1)参赛对象
在2026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普通在校本科生。
(2)参赛要求
本竞赛申报参赛作品每人(每个团队)限报1件;每个参赛项目只可选择参加一个组别,不得兼报。参赛项目应有较高立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政策导向。
(详细要求请见附件“关于开展2026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3)组队要求
本次竞赛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团队人数原则上不少于6人且不多于10人,每个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对于跨学院组队参赛的项目,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所属学院,并根据贡献度由排序第一的学院申报。
参赛作品分类
本次大赛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设五个组别:
1.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军民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2.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林牧渔、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融合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3.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在政务服务、消费生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金融与财经法务、教育培训、交通物流、人力资源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4.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环境治理、生态环保、可持续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应用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5.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突出共融、共享,紧密 围绕“一带一路”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区域合作,在工业设计、动漫广告、体育竞技和国际文化传播、对外交流培训、对外经贸等领域,结合实践观察设计项目。
赛事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5年5月-8月)
各学院按照通知要求及时动员部署,明确竞赛步骤和评审标准,筛选符合竞赛要求的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组建参赛团队。在充分动员和酝酿的基础上,结合暑期社会实践,积极寻找校内外有关方面及企业寻求资源支持,特别在选题上,要贴合顶层背景、社会热度等,结合学院优势学科、已有研究基础等,挖掘潜力项目。
(二)项目打磨阶段(2025年9月-11月)
各学院结合实际,对项目作品进行转化、辅导和培训,使学生熟悉竞赛内容,掌握参赛技能。作品团队在指导老师的辅导下,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认真完善作品文本。
(三)校级比赛阶段(2025年11月-2026年3月)
各学院推选优秀作品参加校赛。校赛分为初赛和决赛,初赛采用文本评审方式,决赛采取文本评审与现场 答辩相结合的方式。
(四)省赛推荐阶段(2026年3月-2026年4月)
根据省赛要求及校赛结果,推荐省赛参赛项目。时间节点以省赛通知为准。
注意事项
1.2026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申报书
2.2026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汇总表
3.关于开展2026年浙江外国语学院“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通知

如有参赛意愿请扫码进钉钉咨询群,后续竞赛开展和最新相关消息也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