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博物馆翻译与传播》课程的专业内涵与实践导向,近日,英文学院文学与创作系教科研主管张静静、翻译传播系科研主管曾芳芝两位教师赴浙江大学参加“博物馆文化解码”专题培训。此次跨学科培训聚焦文博领域前沿议题,旨在通过系统化学习提升师资队伍的行业认知与教学创新能力,为培养兼具语言服务能力与文化传播素养的高层次翻译人才注入新动能。
作为浙江外国语学院MTI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博物馆翻译与传播》旨在培养学生在文博领域的专业翻译与文化传播能力。此次培训不仅帮助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课程优化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参训教师表示,本次研修成果将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优化方案:一方面,通过引入策展人视角重构“翻译说明”教学场景,强化学生对文物叙事逻辑的把握;另一方面,结合行业需求增设术语库建设、多模态翻译等实训模块,提升课程的实践适配性。
据悉,本次培训由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主办,聚焦博物馆实务与文物翻译领域。通过专家讲座、展厅实践及行业交流,系统讲解文物历史背景、展陈设计理念等专业知识,深入阐释博物馆翻译的规范化要求与行业需求。
学院后续将依托此次研修成果,开发文博翻译案例库,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