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全校掀起了一股“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的热潮,在浓重的学“习”氛围下,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学子也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观看微视频、阅读访谈录、朗读习大大的知青故事等,同学们对习近平总书记有了新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吃苦耐劳,在黄土地上艰苦奋斗,在煤油灯下深夜苦读的精神更是让同学们备受鼓舞,收获良多。这不,同学们纷纷写下了一封封饱含真情实感的书信,与青年时期的习大大进行了一次隔空对话。
14英语4班的孙佳静这样写道:翻看着您的过去,想象着,您锄地到田头,翻阅一本本书,捧着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重含义。劳动休息时在看书,放羊时在看书,到了晚上仍在煤油灯下苦读。即便是环境恶劣,您也不曾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您是中华儿女的榜样。
15翻译1班的李婉婷这样写道:青年有理想,国家才能有梦想。只有青年有了理想,国家才能有未来。如果没有实干,任何想法都是空的。梦想不是一个凌虚缥缈的词,是您想达成的目标,是您想奋斗的动力。志存高远,“敢闯”,“敢做”,这就是我们当代学子该有的样子。
15英语6班的吕倩这样写道:15岁本该是做一个孩童陪伴父母的年纪,您却来到了这片黄土地,离了父母,度过7年艰苦岁月。我听与您一同下乡的知青说,您带了两大箱子的书,无数个夜晚,昏暗的煤油灯下,都是您读书的身影。如果可以时空穿越,我真的想同您在黄土高原的窑洞里,聊聊那时的世界,聊聊那时的北京,聊聊您心中的那方天地。
15口译班的胡洁这样写道:昨日又读了您的故事,夜里淅淅沥沥的雨仿佛替我拨开了迷障,眼前出现的,就是那个15、6岁的少年,脸庞消瘦,穿着洗的发白的衬衣,捧着厚厚的书籍,在黑夜里,他的目光如炬,他就是您。或许您也曾感觉孤立无援,或许您也想过逃避,但是所幸,您没有放弃,反而自我反省,自我成长,更从中意识到了群众与团结的重要性。在梁家河的这篇土地上,您奋发劳作,吃苦耐克,饱览群书,考上清华。而二十岁的我,面对着优渥的环境,却不知珍惜,看着您的青春,无地自容。
…………
青年与青年的对话,这是两代人的惺惺相惜,希望英文学子可以在学“习”中受益良多,收获一份理想信念,常怀一股家国情怀,提炼一种进取精神,养成一身优秀品格。
供稿:胡洁 供图: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