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文化

拒绝霸凌,与善同行

  • 时间:2024-05-18
  • 来源:
  • 作者:方雨菲

校园,是拓宽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地方,是一个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乐园,是梦想启航的摇篮。但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层出不穷,这一问题长久以来腐蚀着校园净土,不仅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弘扬校园正能量,英文学院开展以“拒绝霸凌,与善同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

图源:妙思创享《拒绝霸凌》

一、什么是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指同学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图源:小红书-一颗柚子

二、校园霸凌主要类型

• 肢体欺凌:利用身体动作殴打、踢踹、绊倒等直接攻击他人。

• 言语霸凌:取侮辱性绰号、辱骂、讥讽、嘲弄、恐吓、用言语刺伤或嘲笑评论别人。

• 社交关系霸凌:通过与其他人共同排挤、孤立被霸凌者,使其被排挤在团体之外。

• 网络霸凌:利用互联网等多元网络媒介散播伤害被霸凌者的言论、图片或视频等。

• 财物欺凌:损毁被霸凌者的物品或索要钱财。

• 性欺凌:是指以性或身体特殊部位为取笑、嘲弄对象等行为。

图源:小红书-卢莉莉

三、校园霸凌的危害

• 被霸凌者:

1. 受霸凌者自尊心较弱,表现出浓重的自卑感,通常较内向,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以产生情绪波动和心理挫折感,甚至有强烈的抑郁症状;

2. 自我的评价降低,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消极,与同龄人相比,受霸凌者对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在社会关系中缺乏基本的安全感,因而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霸凌者:

1.可能会出现攻击性、偏执性等人格缺陷,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2.可能会出现法律问题,如被刑事或行政处罚,影响其未来的就业和生活。

• 围观者:

1.可能会感到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2.频繁的霸凌行为还会在学生群体中引发不安全感,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图源:深圳市插画协会《看不见的疤痕》

四、如何预防校园霸凌

• 不做被霸凌者

1. 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2. 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霸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3.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不做霸凌者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 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 拒绝煸风点火,拒绝成为欺、霸凌者的“帮凶”。

2. 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霸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 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霸凌者。

4. 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图源:百家号-视觉中国

坚决抵制校园霸凌,对守护学生成长,守护国家未来有着重要意义。愿所有同学的青春,都能被温柔以待;愿少年的你,心之所向,处处阳光。

图源:小红书-画画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

电  话:0571-87799024

邮  编 :310023

学院信箱:ywbgs@zisu.edu.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