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动态

英文学院举办博达沙龙第55期暨同文讲坛第7讲:聚焦“十四五”规划目标的科研团队建设

  • 时间:2022-04-02
  • 来源:
  • 作者:

 3月31日下午,浙外博达沙龙第55期暨同文讲坛第7讲在厚德楼102举行,此次沙龙主题为“聚焦‘十四五’规划目标的科研团队建设”。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周烈教授,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赵伐教授,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绵涛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到会指导。本次沙龙活动由学院副院长郑淑贞主持。

 在专家点评环节,周烈首先肯定了此次沙龙的重要意义以及学院领导对各项工作付出的心血。他指出,此次会议是将学校和学院“十四五”规划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其次,周烈肯定了六个科研机构和团队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并表明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学习、研究和推广。此外,周烈表示,科研平台建设要明确成就企业、成就社会、成就自我的定位,要明确短期做什么、中期做什么、长期做什么的工作目标,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浙江、服务学校、服务个人的发展,要凝聚特色、打造亮点、主动对接、加强团队建设与合作。

 赵伐从科研机构和团队做什么项目、谁来做、怎么做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他用自身的科研经历号召老师们铭记初心,不畏学术难,不怕板凳冷,坚持纯粹的科研动机,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呼吁学者老师集中精力、团结协作攻破学术高地,做好满足国家、社会、学界和地方需求的研究项目。此外,赵伐重点强调了项目和数据库等对科研机构建设的重要性,要依托大项目,要推进数据库建设,从而加快科研机构的发展。

 孙绵涛教授从他负责的教育治理研究中心发展的案例出发,谈及自身在将教育学院与教育治理研究中心相融合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勉励科研机构和团队负责人要直面困难,化压力为动力,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相互合作,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做好研究。此外,他还指出,一定要把体制机制理顺,慢慢做事情。一定要把规划的目标分解到团队,落实到个人。

 在科研机构和团队负责人的汇报分享中,英文学院副院长、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骨干成员陶伟副教授从基础与队伍、方向的凝练以及谋划与需求三个方面介绍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指出研究方向需跨学院整合团队、现存各项管理制度亟需完善等问题。

 翻译研究所所长杨平教授从科研机构的愿景和使命、主要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努力的方向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翻译研究所的现状及未来的导向。他详细阐述了今后三年的奋斗目标,对于当下和未来的学术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中外话语语用研究团队负责人谢朝群教授从发展基础、队伍建设、方向凝练等多个方面介绍团队当前的发展情况。提及未来谋划,他特别强调,团队即将成立中外话语语用研究院,打造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争取成为国际话语语用研究的重要阵地。

 外国文学团队负责人潘家云教授介绍了团队的发展基础,分享了外国文学团队的四个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当前发展存在内部整合、个体整合、方向整合、项目整合等现实问题。此外,他还就期刊标准、课题申报能否冲出学校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冲教授将中心定位为“智库”,希望能通过这个平台做一些影响决策、影响公众的事情。他在梳理研究中心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初步成绩基础上,对接下来研究中心的工作部署和安排进行了汇报,并对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向学院和专家寻求指导和帮助。

 国际商务语言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郭安琪博士阐明了研究所的定位、愿景和使命,阐释了研究所的核心价值观是成就社会、成就企业、成就自我、坚守真理、厚德载物、团队合作。她指出,未来研究所的新使命和新愿景是为科研赋能,为学术成果赋予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

 本次沙龙是在学校和学院“十四五”规划相继出台的背景下,为推动校院规划目标的实现和年度任务指标的完成,进一步加强外国语言文学重点发展领域的方向设计和团队建设,做有组织的科研,提高成果持续产出能力的背景下举办的。通过本次沙龙,学院对于科研机构和团队的讨论和思考将进一步深入。未来将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凝聚大家的力量,实现科研机构与学院的融合发展,把专家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举措,以团队作战的方式推动学院有特色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持续产出。

 英文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六大科研机构和团队的负责人,以及学院全体教师共50余人参加活动。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

电  话:0571-87799024

邮  编 :310023

学院信箱:ywbgs@zisu.edu.cn

微信公众号